在宜宾忠孝街小学,学校用“每月之星”这样的评选方式,让每个班级选出本月最受欢迎的“学习之星”、“文明之星”、“阅读之星“等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这样的方式,在宜宾市的其他学校比较常见,除此之外,记者日前通过采访了解到,宜宾市大部分学校不主张用金钱直接奖励学生,学校一般更愿意采取“精神奖励”与其他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发扬精神。
家长[微博]:不提倡物质奖励
这几日,宜宾市民沈先生遇到了一件让自己烦心的是,由于自己8岁的儿子不太喜欢干活,沈先生就用金钱奖励的方式来刺激儿子做家务,刷碗一个5毛钱,刷锅一个1元,擦餐桌、扫地一次1元……每次干活,沈先生都给儿子一次赚外快的机会,结果是,儿子愿意干活了,但每次干活都要给父母谈条件,有时甚至“要求涨价”,“现在不给他一些奖励,他就没干家务的动力。”沈先生说,“我一开始就不应该用钱来奖励他干活,现在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方式有些不对。”他现在认为,用金钱奖励孩子会让孩子表现得过早“世俗”,不利于树立孩子良好的金钱观。
同样,在奖励孩子上,鲍女士则喜欢用沟通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继续保持。
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奖励学生
记者走访宜宾市多所学校后发现,除企业资助,或原有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宜宾学校许多并不采用金钱方式奖励学生。
宜宾宗场中心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若学生或其所在的班级成绩优异,他们对学生的物质奖励,多数是发放体育器材、学习用具,这些奖励多数分发到班级,让师生共享。对此,老师、家长和学生大多表示赞同。负责分发奖学金、助学金的杜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都有严格的程序,从认定和最终发放需要经过多次审核,确保能发放到真正优秀和真正需要它的人的手上,这样既能鼓励学生,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