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五年级——第九册第三单元65-66页例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适时渗透转化、对应等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梯形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和意识,并能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对应的思想。
教学难点:利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一些较灵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梯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看屏幕,想一想要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1、水利局的叔叔想测量水渠每分钟的流量,就得先知道水渠横截面的大小。(在讲梯形特征时,教师就已经讲过关于水渠的横截面为梯形的问题。)2、出租车师傅想给自己的前车窗贴膜,一侧前车门大概需要多少车膜?3、暑假时我们一起去排球馆观看了比赛,场馆一侧的看台是梯形的,怎样才能很快地数出看台上有多少个座位?以这样三个来自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我们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富于丰富的现实背景中,使学生因疑而生奇,因疑而生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解决例题埋好伏笔,也对数学源于生活,学习也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引导。】
二、尝试操作、合作探究。
(一)拼摆图形:
1、学生自主选择学具中的梯形拼摆出已经学习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长、正方形)
2、追问并验证:选择什么样的梯形?(强调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动手操作图形的重合来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初次建立新旧图形间的联系。】
(二)分组合作推导公式。
1、根据学习提示分组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学习提示:
A、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与转化后的平形四边底和高,或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B、梯形的面积与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C、组织好语言,准备展示你的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虽然拼摆出的图形不同,但推导公式的思路相同,即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2、汇报演示推导过程。
(1)由小组代表演示并说明推导的过程。
问题:
A拼成的平行四边(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B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联系?
C梯形的面积怎样求?
课堂小结:(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长方形的长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高与梯形的高相等、长方形的宽与梯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长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2)拼成的平行四边(长方)形的面积=底(长)×高(宽),即拼成的平行四边(长方形)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D要求梯形面积需要什么条件?(上底、下底和高)追问:如果知道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还有高能不能求出梯形的面积?(能)
E梯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因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长方)形,求一个梯形面积就要除以2)
(2)演示,加深学生对推导过程的理解。
并出示字母公式:s=(a+b)×h÷2
(3)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摆成正方形?(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不但要有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要有说的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的能力、表达能力,更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追问:如果知道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还有高能不能求出梯形的面积?是提醒学生知道梯形上下底的和还有高也可以求梯形的面积,为解决课后的一些较难题提供理论基础。】
3、运用割补的方法进行拓展:
(1)演示: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让学生课后研究推导过程。
(2)教师说明:当我们学习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还可以把梯形转化成三角形进行公式推导。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路,扩大眼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运用更多的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4、学习例题:
出示例题,学生列式解答。
例题:一个水渠的横截面是梯形的(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1+6)×3÷2
=10.1×3÷2
=30.3÷2
=15.15(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15.15平方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运用公式解答问题。查看学生对公式的掌握情况。】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投影出示:出租车师傅要为前门车窗贴膜,一侧前车窗大概需要车膜多少?
2、篮球场的三秒区是梯形(如图),量得三秒区的上底是3.6米,下底是6米
高是5.8米,如果将篮球场的三秒区刷红漆,那刷漆的面积是多大?
3、梯形看台上一共有20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最后一排有39个座位,算一算这个看台共有多少个座位?
说明: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遇到麻烦,这时老师通过演示一个简单例子,可以让学生懂得求梯形看台座位的多少可以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
(20+39)×20÷2
【设计意图: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利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总结:
请同学们打开书65页翻看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说说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67页1-3题。1、2题做书上、3题做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
信息排行
梯形面积的计算
2010-07-23 17:18:40 来源: 点击:
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65-66页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龟兔赛跑》教学设计
下一篇:《挑山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