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失去了爱,性情暴躁,体罚责骂,不是教育……”这段话看起来像是针对近期频频出现的“虐儿事件”,可事实上,它出现在62年前的儿童教育海报上。
近日,一组1952年上海新亚书店出版的儿童心理教育海报被网友翻出来,并在微博、论坛上热传。其中对一些问题的教育指导,看得众网友感叹,“至今看来依然很先进,句句实用。”
父母之爱如何浇灌?有没有因时代变迁而改变?昨日,记者联系了多位家长[微博]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对此进行了探讨。
勇敢
海报内容:破皮出血不喊痛,从小要有勇气。不要让他怕高或怕走狭板,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动。不要让他怕黑暗。
个案:提到勇敢教育,不得不提《爸爸去哪儿》里的明星陆毅[微博]教育女儿贝儿的一段。不到6岁的贝儿膝盖摔伤,爸爸陆毅则借着这个机会,教她大声说“我勇敢!”在颤抖的“我勇敢”声中,贝儿也学会了坚强。这种教育方式,被许多年轻家长奉为经典。在江北区北城天街工作的39岁龙昊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儿子龙泳豪今年虽然只有3岁,但儿子摔倒的时候,龙昊不会立刻去扶,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范晓文(杏林中学校长、思想品德高级教师):对于勇敢教育,家长首先必须解放孩子。家长要放弃过度保护,让孩子脱离成年人的羽翼,自己去面对。除此之外,让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慢慢学会保护自己,也是让他们学会勇敢的一个方面。
好奇
海报内容:好奇心并非破坏,给他一种代替物,让他去满足好奇心。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画画可以表达他的想象力,积木可以建设性的利用他的幻想。
个案:家住江北区大石坝、今年33岁的吴强告诉记者,“孩子有好奇心是一件好事。我会告诉他什么是危险的,不能碰之外,其他的并没有过度限制他时。”吴强认为,在儿子认知的发展同期,他会关心儿子对什么感兴趣,而不是去限制他的好奇心。“在儿子1、2岁时,我发现他对汉字的兴趣,就买了很多汉字卡片教他。”正是因为这样,6岁的儿子已经达到可以认识四、五年级的汉字程度。
范晓文:现代家庭和学校在保护孩子好奇心这块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喜欢音乐,可以常常放给他听,和他一起玩乐器;如果对昆虫感兴趣,就陪他一起养昆虫。孩子的问题要简单清楚地回答,在回答前还可以先问孩子是怎么想的,这同样是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的好契机。
嫉妒
海报内容:妈妈抱弟弟,哥哥哭闹着,要独占要求偏爱。爸爸同样地喜欢弟妹,从来不偏心。你切瓜要片均,切了后我来分,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个案:何女士家住北碚,今年31岁,目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大女儿4岁,小女儿1岁。她给记者说了这样一件事:一家人围坐吃晚饭,大家都忍不住在逗小女儿,4岁的大女儿突然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对保姆说,“大家要吃饭,快把妹妹抱回房间。”何女士说,这件事给了他们一家人很大的启示,要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
范晓文: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同时要清楚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消极的情感表现。孩子内心敏感而脆弱,家长在教育时要特别注意细节和表达方式。可以讲一些故事,和孩子共同评价各角色的优缺点,让孩子的认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死
海报内容:对于生,小孩总是问,“我是哪里来的?弟弟哪里来的?”这时正好是性教育的机会,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的比喻解释生育的事实。对于死,小孩会害怕,你可以比喻说,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死是生命的停止。
个案:同样的问题,也有很多家长选择逃避。“我以前骗孩子,她是垃圾堆里捡来的。”47岁的赵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听到这个回答女儿当场哭了起来,并深信不疑了几年。赵琼因为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带着一种玩笑骗孩子,没想到会让孩子存在心理阴影。
对于死亡的教育,吴强表示会直接告诉6岁的儿子,人死后会消失。“让他知道生、老、病、死,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生活状态。”
范晓文:海报中家长给孩子解释生死问题时,真的非常睿智。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很多家长往往回避。现在的信息化程度更高,孩子们获取资讯的途径更多更早,会给大家早熟的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注意正确引导。
专家观点
传承“老海报”理念 但要改进方法
“对比现在和过去的教育方式,我国的教育理念核心依然是‘尊重’、‘关爱’、‘生命’,变化的实际上是教育目标和方法。”昨天,在看过这一组海报后,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学前教育专业博士魏勇刚向商报记者表示,这也是为什么62年前的海报,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原因。
“过去的教育方式虽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它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个时代的需要了。”魏勇刚说,社会进步后,环境的变化刺激多元化发展,同年龄段里,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知识面更宽,用一些“小儿科”的比喻,去传授人生道理,可能不适用了。“而且过去,人们在教孩子认识世界时,总是喜欢做一些美化,展现事情美好的一面。但现在的家长更愿意让孩子直面现实,从而正确地认识世界、收获知识。这种教育方法在今天看来也更为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