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精心设置历史课堂问题 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2014-11-21 16:54:51   来源:    点击:

主簿中心学校 朱晓勇 新课改实施以来,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建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班级课堂授课制的情况下,历史教学如何做到这一要求,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其...

主簿中心学校   朱晓勇

 

    新课改实施以来,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建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班级课堂授课制的情况下,历史教学如何做到这一要求,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其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展活动、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精心设置课堂问题,引起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失为一种省力经济的办法。

    当然,通过此方法达到经济高效的教学目的,关键在问题的设置。问题设置得好,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真正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快感,激起他们不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少教师都重视运用这种手段进行历史教学。但设置的问题不少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或者是不恰当的;有的教师甚至是“满堂问”,更有甚者养成了一种“是不是”、“对不对” 的教学语言口头禅。如此,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呢?

    历史教学中设置问题的目的,就是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积极探究,在生生、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以达到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认为,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性。这是前提。

    问题不是随便而设的,总是有目的:要么是解决什么具体内容的,要么是引起学生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不是为教学内容而设,就是为教学过程而设。不管是为什么而设的,其目的只有一个: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脱离了教学目标的问题,自然没有多大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难点之处、学生疑惑之处、学生思维不能深入之处、看似无疑却有问之处……精心设置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从而把握关键和重点,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北伐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一课时,学生在学习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史实后,对国民党右派在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却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致使国民革命失败感到不可理解,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提出讨论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为什么要发动反革命政变?这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还能让他们看清了国民党右派的本质,解决了重难点,同时为后面国共两党的两次内战和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情况下蒋介石依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做好了铺垫。

    二、问题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这是保障。

    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是问题设置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之一。脱离了学生实际的问题,意义自然不大。这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思维认知特征,考虑学生能否有兴趣;二是要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考虑学生能否解决;三是要符合学生当时的思想状态,考虑能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四是要符合学生不同个体的差异性,考虑问题的层次性和学生能否接受;五是要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阅历积累,考虑能否调动学生的感性储存。考虑了这些方面,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讨论起来,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交流,真正落实合作、探究学习。

    比如前述的例子,由于考虑到了学生当时学习的思想状态:正是疑惑的时候,虽然学生对此没有多少感性认识,但在重大胜利时的中途夭折,让他们感情上难以接受,从而激起探究的欲望。随后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讨论的情形,就充分说明了问题的设置符合了学生的实际。

    三、问题的设置要把握好难易程度。这是条件。

    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问题简单,学生不假思索,没有价值。如此都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达不到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目的。问题最好要有一定的深度,但又不能太难。只有一定的深度,才有思考的价值;由于不太难,学生思考了就能解决。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励他们不断探究。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还以前述的例子来说明。我是在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为什么要发动反革命政变?(2)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为什么敢发动反革命政变?(3)陈独秀在敌人发动反革命政变时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说明了什么?(4)假如陈独秀没有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是坚决与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会失败吗?我没有直接出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而是考虑到教材叙述比较简略,如果直接问显得太大、太难,学生也许感到茫然,从而把它分解成这样几个问题,最后归纳得出结论。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一起基本上解决了问题。特别对第四题,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

    四、问题的设置要有逻辑性。这是要求。

    也就是说问题先后排列要有内在的联系,要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

    上述的四个问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第一问利用学生的疑惑,激起学生的探究;第二问是第一问的深化;第三问由敌方转到我党的原因分析上来,是又一个原因;第四问更是将双方综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激起了学生更浓的兴趣,而前三问又为此奠定了基础。通过如此的层层设问和探究,学生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反革命政变是由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性质所决定了的,它迟早都要叛变革命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又得到国外反动势力的支持,力量过于强大;他们利用我党的幼稚、经验不足和党的领导人的错误,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而第四问,又深化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因为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本质改变不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的力量大于革命力量的现实改变不了,即使陈独秀当时没有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国民革命也会失败,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已。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也让学生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五、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数量和提出的时机。这是注意事项。

    我们设置问题,是为了学习历史,是为了建立学生新的学习方式,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形式。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将历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要精,不在多。多而滥,容易加重学生的思考负担,导致学生精力的疲惫,无法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我感觉:一堂课最多就两个重点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形成教学的高潮。有时教师还需要等待和引导,问题多了时间也不允许。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有些问题是在教学实际中随机产生和设置的,具有灵活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准确判断学生的思想动态,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敏锐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地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精力,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一点浅见,目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讨论,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办法。但必须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要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真正地交给学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三点注意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