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河中心学校 徐际根
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课堂教学应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课堂为了应付考试,高密度、大容量的现象仍然常见,学生虽然机械的获得了一些知识,拿到了一些分数,学生能力却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会成为他们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障碍。作为老师我们不禁思考:数学课堂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呢?我认为:数学课堂要留下探究问题的经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下面就结合一则案例谈谈我的几点认识。案例:《同底数幂的除法》(七年级下)中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
○1210÷2³=
○2a10÷a³=
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正确的回答了问题。
师:大家是利用什么知识解决以上问题的呢?
生A:根据乘方的意义,先写成分数形式,在约分得到。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短暂的思考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B:因为a10=a7×a³,所以,a10÷a³= a7×a³÷a³= a7
生C: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
学生解答思路清晰,语言简洁,说理清楚。他们不同的解答让我惊叹,正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发言的机会,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才使学生的巨大潜能得以挖掘。
师: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商的底数和指数与被除数、除数的底数和指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相互讨论,思考后归纳出: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师:让我们进一步思考:am÷an =?(m,n时正整数,m>n.) ,根据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很快给出了正确结果,并进一步归纳出了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在师生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又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师把学生归纳的结论借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进行了演示和展示,从而揭示了得到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的数学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使学生豁然开朗。
我对此案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得到以下认识。
认识之一 在经历中生成知识
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维,什么样的思维决定着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个知识点,不让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和研究,而拿来就讲,由于缺少了学生的思考、探索和解决的过程,其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在经历的过程中生成的知识,学生才能印象深刻,理解待到位。
案例中,设计巧妙问题,充分地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思考和探究,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自然而又迅速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又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设计由易到难,逐个呈现,较好的分散了难点,使每个同学都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体现了新课标中“人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生成了知识,增长了见解,提高了兴趣。一句“还有其他方法吗?”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动力,这样的方法比较是直接给出答案要强千万倍。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中,进一步获得了感性认识,眼前为之一亮,思路豁然开朗。
在教学中,每位同学都参与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知识印象深刻,方法难以忘怀。可见,“经历”对于知识的“生成”是多么重要。
认识二 在经历中感悟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认为教师讲越多学生就得的越多,我们应该让学生经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怕耽误时间而淡化探索和交流的过程,进而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本案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思考,并适时进行了引导,在生成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互补。学生的不同回答,既能张扬他们的个性,又使每一位学生感悟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与思维的灵活性。感悟到数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最后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在直观感受的过程中灵感顿悟,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点燃了学习激情,充分展现了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
知识的获取,思维的培养,情感体验的产生,都是在一个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经历过程的学习,获取的知识就像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在学习新知时,只有让学生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过程后,教师的引导才能真正起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感悟来自于经历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得以升华。
认识三 在经历中发展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案例中,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与情感,使学生感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生的合作增进了师生的友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特别是教师的鼓励和形象直观的演示,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使许多学生灵感顿悟,迸发出创新的意识和火花,使学生的能力向多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精神倍增,努力向前;这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终生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没有经历问题解决与知识生成的过程,怎能谈得上能力与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只有在经历问题解决与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经历是生成、感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经历的过程,发展能力就无从谈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获取,都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探索、合作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来获取,并在经历中生成知识,感悟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这无疑有益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牢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