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中心学校:沈足芳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日趋频繁与多样,而且人机对话成为现实,口语交际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有关言语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西方国家更是把舌头和金钱、电脑并称为人生的三大战略武器,这充分说明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综观语文出版社2002年版初中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设置话题和情境,凸显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新版教材既强调了口语交际的口语表达训练,又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训练中设置了特定的话题,这些设置的话题大都与初中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还设置了具体的交际情境,并在情境中提供了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交际话题的前因后果等。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为“谈困惑,解烦恼”。导语是这样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困惑与烦恼,不妨找同学、老师、父母或亲友,向他们敞开心扉谈一谈,寻求他们的帮助,听取他们的建议。”导语后还有十分明确的交际要求。
二是淡化口语交际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口语交际知识的呈现上轻讲授重启发。新版教材在口语交际知识点的排列上没有明显的难易、简繁的序列特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淡化。
三是口语交际话题的设置力求与本单元阅读、写作等有内在联系。力求教科书内部资源充分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教科书的有限容量。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安排“议论性文章”,写作安排“一事一议”,口语交际安排“开一次辩论会”。
但是,再好的编排理念,要想发挥它的作用,还要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造条件去实施。本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点:
一是要克服学生“开口难”的问题。老师在学生刚进初中第一堂课始就可以让学生做“自我介绍”等相关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明白“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树立“说”的自信。只要学生敢于到讲台前“开口说”老师都要给与热情的鼓励,因为“万事开头难”。起如阶段老师及同学的鼓励是学生持续“前进”的动力。此外,还可开展语文“课前五分钟轮流演讲”等活动,要求也不应太高,只要内容与语文学习有关即可。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加了每个学生上台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总结口语交际的经验教训。
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记住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相关的阶段目标要求。目标是行动的指南,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既有“总目标”要求还有相关的阶段目标要求。总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第四学段(7~9年级)口语交际目标有8项内容。老师要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每项内容是什么,还要对每项内容做点“分析”。如总目标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能力目标,其他都是可以作为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当然,“倾听、表达与交流”中也含有情感与态度。这样学生对口语交际目标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三是要明确单次口语交际的相关要求。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话题为“你相信商业广告吗?”除了相关的“引言”外,有三点要求:1、预先搜集商业广告可信或不可信的事例,最好是发生在自己社区、学校或亲戚朋友身上的例子;了解有关辨别广告内容真假的知识。2、要以理服人,用事例和事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3、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话,可以进行辩论甚至争论,但要尊重对方。这些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条分析一下。如第一点要求适用于交际前的“准备阶段”。规定了交际的内容、范围等。第二与第三点要求是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其中第二条是属于“表达章法”方面,第三条中属“情感与态度”方面要求。学生交际前对相关要求,心中有数,交际时才可能“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才有可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是老师对口语交际的实施要有一套完善的方案。老师先应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因为在口语交际的准备阶段,学生通常应先在小组内交流,以集思广益。其次,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一般要提前一周左右让学生找资料。再次,老师要对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估计,做点相应的指导。
老师做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活动的实施,还要有效地对口语交际效果进行评价。发挥评价“改进教、改进学,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老师要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要用心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对口语交际活动的“参与意识与情意态度”。
二是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极性评价。但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口语交际通常是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在此阶段,一是要及时、准确、简明地对每个代表发言进行点评。二是在全班交流后,老师对这些口语交际过程一些共性的优点与出现的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总体评价。这样,不仅每一位交流的代表明白了自己的得与失,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点评也明白了各自的得与失。
三是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甚至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处,相互尊重理解、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在每个学期“家长会”召开之际,老师可就家长会内容,安排一部分学生“有针对性”的发言,之后,请家长谈一谈听了学生发言后的感想,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等。这种方式的评价也让学生有了“新感受”。不仅了解了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了解了家长的“心声”。
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口语交际的设置会有不同的特点,以上只是对语文版新教材口语交际的特点、实施及评价做了一点探讨,愿与同仁共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