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中心学校 朱明丽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而上课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每一堂课,既是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教师的普遍愿望。怎样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把我领悟到的和写下的文字在课堂中变成现实,也是我一直思考并正在试图解决的问题。而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把每一堂课上得都像美妙各不相同的艺术品呢?从教数年,我就“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备好课是关键之首。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教育是极富个性的事业,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所谓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教学中,要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现在学校又提倡集体备课,我们更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我们的课备好。
第二: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尽种种努力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更应互相尊重。教师不依赖自己的优势地位武断地决定事物,而是依靠自己的人格与道德魅力以及宽厚的知识底蕴和处理事务的公正性、恰适性来赢得学生的信服与尊敬;学生也不凭借人多势众来要挟教师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定。教师与学生采取协商、讨论的方式决定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在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又加上自己的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修养不够,我们时常从各种媒体或日常生活看到有些教师对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较差或偶尔犯错的学生,时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轻者侮辱学生人格,重者造成学生伤亡事故。虽然教师本身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愿望,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做法显然已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学习信心,失去希望,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其次,应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应是全方位的,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感情,而且要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意愿和隐私权。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所谓关爱学生,就要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学困生,不应瞧不起他们,更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农村,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或是父亲、母亲有一人)外出打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第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而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感兴趣,也就是喜欢其授课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兴趣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而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彼、废寝忘食的地步。
其次,在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也有这种功效和作用。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红的爷爷今年2月29日过第28个生日,你们猜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28岁!”有人顺口答道。我就问了:“小明的爷爷28岁,那小明的爸爸今年该几岁?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岂不早了点儿。同学们面面相觑,就在学生充满疑问时,我说:“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学完了‘年、月、日’这节课同学们就明白了”。于是,便自然地展开了新课的教学。在这里,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学生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再次,在课堂讲解时让学生保持兴趣。
讲解本身是一个说理的过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强调重点,科学引导,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继而清晰、牢固地掌握重点、难点。教师精炼的讲解,往往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在讲解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兴趣、态度以及他们理解的程度,获得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解,使学生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同步前进;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传达思想感情,通过讲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综合人文教育。
最后,在巩固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注意使练习具有趣味性。如:在上完“角的度量”这一课时,让学生用长方形的纸折出90度、45度、135度的角。不仅一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实现了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手脑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四,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与方法,强调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为此,有效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就需要主题鲜明,规模适当,时机灵活。在教学“营养午餐”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出示民主路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是营养专家介绍了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接着是让学生尝试合理搭配自己喜欢的午餐菜谱,最后通过统计、排列组合,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一方面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习惯。在合作交流中,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五,倡导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其基本理念是: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即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发展性评价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一)教师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名学生都获得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给予不同的包容评价。如在学生答问的评价上,对一些学生能力较强的同学,回答的很准确,你可以对他们说:“你思考得很有深度,令我赞叹”。对于能力一般的同学的回答,接近答案却不十分准确,你可以对他说:“你说的已经很接近答案了,你肯定能做出更精确、更出色的答案。”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错误时,你可以对他说:“你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仔细思考,也会回答的很好的。通过不同的评价包容,更多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生生互评。生生互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建立和谐平等课堂的有效方式,更有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促进全员参与,同时帮助学生懂得合作交流的含义,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形成欣赏、宽容等良好品质。如在讲解作业时,对于同一题的不同解法,可让学生互评,从中找出最合理的方案。
(三)学生自评。学生自评能力的培养是评价的最终目标。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评价能力,努力达到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目标,才能建立自力、自信,发展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达到主动、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课程理念的解读也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我将努力完善自己,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堂课都精彩!